• National Ear-care Day •
全国爱耳日
2025年3月3日是我国
第26届全国“爱耳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健康聆听,无碍沟通”
耳朵是听力器官,也是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据统计,全球约有4.3亿人存在听力障碍,其中60%是可以预防的。在我国,听力残疾人数量庞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长时间使用耳机、噪音污染、不良用耳习惯等问题,正在悄然侵蚀我们的听力健康。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错误的擤鼻可导致中耳炎。当使劲往外擤鼻时,会使鼻腔压力骤然增加,而鼻腔是经过咽鼓管与中耳相通的,鼻腔里的脓性分泌物及病菌就可通过咽鼓管在一瞬间被挤压到中耳腔内,造成中耳感染,出现耳痛、耳闷等症状。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先吸一口气,再用一个手指轻压一侧鼻孔,然后将气从另一侧鼻孔慢慢擤出,动作要轻而慢,不能用力太大。两边鼻子轮流擤,不可将两侧鼻翼同时捏住擤。1.清洗双手,将滴耳液在手中握数分钟,使滴耳液的温度接近体温;过凉或过热容易刺激内耳,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感;2.患者采取平卧位侧头或侧卧位,也可取坐位,头偏向健侧,患耳朝上;3.成人滴耳将耳廓向后上方牵拉;小儿则向后下方牵拉耳廓,充分暴露耳道,有利于药液沿外耳道缓缓流入耳内;4.外耳道内滴入正确的滴数后,反复按压耳屏并拉耳廓数次,使药液流入中耳;5.在使用滴耳液后保持原体位10分钟,让药液在耳道内充分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长时间、高音量听各种音响设备,比如:佩戴耳机、接听电话、KTV、鞭炮声。在嘈杂环境中佩戴防噪音耳塞。1.过度劳累、抽烟、酗酒、紧张容易导致突发性耳聋;2.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有外耳道炎、鼓膜穿孔等疾病不宜游泳;3.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膜功能障碍者,不宜乘飞机旅行,否则可能引起航行性中耳炎,出现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甚至听力下降。 备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孙冰 校对:蒋蕊
一审:辛朝凤 二审:李志超 三审:张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