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好人好事之危保松

 
医者仁心书大爱 真情守护佑健康
 

—记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危保松 

 

 

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最重要、最复杂、最精密的器官,是人体的“指挥中心”,所以为大脑做手术,难度而想而知。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位“大脑守护者”,他有责任、有担当,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用真情温暖患者及家属。今天,记者将带您走近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危保松身边,看他如何一次又一次创造生命奇迹。

“患者把生命交给医生,这是一种莫大的信任,所以我们也要为患者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每当手术完成后,看到患者的笑脸,我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这是不断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3月8日上午,刚下夜班的危保松这样对记者说。虽然已经下夜班,他却还坚持在医院守护着他的重症患者。

同事们的印象中,危保松总是思维敏捷、行动果断、拼尽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3年前的一个夜晚,一位装修工人在装修过程中砸到头部,家人送他来医院时还能清楚描述自己的症状,可多年的行医经验告诉危保松,这个患者的病情不容乐观。果不其然,入院后不久患者就出现躁动、失语等症状,紧接着患者意识逐渐丧失。急诊头颅CT提示其颅内出血较多,且颅内双侧出血。对于这种危重病人的凶险病症,一旦贻误了时机,后果不堪设想。危保松敢冒风险,勇担责任,果断作出手术决定。向家属告知病情后,家属表示同意手术,他带着值班医生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善术前准备,尽快进行开颅手术抢救患者。整个抢救过程就是争分夺秒的跟死神赛跑,整整六个小时过去。最终,在凌晨时分,死神退缩了,病人得救了。

有人说当神经外科医生是“刀尖上行走、如履薄冰”,很多人对此也许不能体会。因为神经外科的患者就算手术非常成功,术后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成功的手术只是成功救治的第一步,术后病人往往还会经历水肿高峰期、并发症期,重病人还有漫长的康复期。所以术后为随时掌控病情变化,避免可能出现的异常。为了患者的安危,危保松往往会谨慎、耐心地坚持守在病房,有时一守就是半个月。

“辛苦不算什么,患者能恢复健康,能回归社会,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危保松说。在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们始终坚持以“患者至上,生命第一”的理念,全力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努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谈到患者,他滔滔不绝甚至可以清晰地说出每一个患者的家庭状况、最近的恢复状况。但谈及自己的家庭,危保松变得话少了,他说自己做的不够好,因为夫妻俩都是医生,孩子都是老人帮忙带大的。“孩子都10岁了,至今也没能带孩子出远门旅游过,不管出门去哪里心里总放心不下我的病人,所以亏欠孩子很多,也多亏了家人对我给予了百分之百的理解与支持,才能让我在工作中心无旁骛。”危保松说。

5年前,家住德隆街的张大娘大面积脑出血,经过积极手术救治,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还是不能避免地留下了后遗症——植物人状态。为了维持生命,张大娘需要长时间戴气管套管和胃管内营养支持,回归家庭后,需三个月更换一次气管套管,一个月更换一次胃管。因为没有护理经验,家属不得不面临一系列后续难题。危保松没有因为患者出院就放弃对他的责任,他牺牲休息时间,主动到患者家中进行随访和健康指导,为患者更换气管套管和胃管,解决了卧床患者往返医院的大麻烦,为家属最大限度提供帮助。

张大娘出院至今近5年时间里,只要家属打电话,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刚下夜班,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去患者家里,义务给张大娘更换套管、指导家属照顾老人。危保松说:“救治帮助患者是我作为医生的责任。解病人之所痛,家属之所忧,也是我们医院一直探寻和追求目标。”

为了更好服务患者,守护群众健康,危保松百忙中挤时间认真钻研医术,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与能力。2003年,他从新乡医学院大学毕业,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期间,他先后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大一附院、北京脑科研究所等进修学习,曾在国家级和省级核心期刊发表专科学术论文10余篇,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医德医风道德模范。从医15年来,危保松精益求精,用尽善尽美的态度救治了千百个患者,更收获了患者满满的信任。这种认同感、价值感让危保松深深爱上了医生这个职业,写就了一个属于神经外科医生的人生芳华。

 

 
 
 
 
 

 

备注:文章转载安阳日报本 朱亚芳 文/图

 


Copyright © 2021 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地址:安阳市南大街16号 电话:0372-5923345 sitemap 豫ICP备13000164号

豫公网安备 41050202000157号